
新聞動態
主要從事油氣田領域民用爆破器材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技術服務。
2021.05.10
科技信息快報(2021年5月第3期)
國際行業科技信息
1、亞洲LNG價格創新高(2021.4國際能源網)受需求持續增長推動,亞洲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近期十分活躍,LNG價格也攀升至三個月來的最高點。有業內人士透露,東北亞區域6月交付的LNG平均價格已經達到8.6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一周內上漲了1.05美元。其中,據不具名的天然氣貿易商稱,泰國能源巨頭PTT已經以8.5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價格,向阿根廷國有能源企業IEASA購買了一船將于6月至8月期間交付的LNG。
2、目前,石油仍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骨干和中堅(2021.5中石油)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布,盡管目前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全球石油需求已經從疫情大流行中逐漸復蘇,因此決定將推進逐步恢復石油生產的計劃。歐佩克在27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減產國部長級會議決定繼續執行4月初制定的從5月至7月逐漸縮小減產規模的方案。今年4月1日,歐佩克和一些非歐佩克產油國以視頻方式舉行部長級會議,同意在未來3個月逐步增產。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5月日均增產35萬桶,6月再日均增產35萬桶,7月日均增產大約44萬桶。此外,沙特阿拉伯自愿額外減產的數量將壓縮,其自愿減產的100萬桶/日分別以25萬、35萬和40萬桶/日的月度增量重歸,到7月底將完全取消減產。
3、NOV新推出MWD系統,解決北美苛刻的高溫應用(2021.5石油與裝備)作為定向鉆井技術的領先制造商,NOV推出了新的Tolteq Hellfire隨鉆測量(MWD)配置,該配置專為北美地區惡劣、易振動和高溫的井眼環境設計。
Hellfire系統利用了NOV最新的頂部安裝脈沖發生器技術,該技術專為高振動環境設計,同時提供卓越的脈沖一致性和可靠性,即使是在大位移橫向應用中。Hellfire MWD配置包括實時隨鉆壓力(PWD)測量,使作業者在每次下鉆時都能獲得先進的鉆井優化能力。Hellfire系統還可以配置以滿足各種應用,包括用于更高要求的油藏導航的方位伽馬模塊。
4、FracBot Technology for Mapping Hydraulic Fractures(2021.4 SPE)小型化應答器系統正在開發中,用于監測非常規儲層、繪制水力裂縫和確定其他井孔參數。這些小工具是射頻識別的擴展,被稱為斷裂機器人(分形機器人)節點,以識別無線地下傳感器網絡,用于表征和映射非常規水庫中的水力破壞。
5、智能型電纜井下動力作業平臺ReSOLVE iX(2021.5斯倫貝謝中國)隨著鉆完井技術的進步,采用智能完井組件的超深超長大位移井和水平井數量在逐漸增多,如果出現任何井下故障影響生產,采用傳統方式的干預作業,或不能到達預定深度(譬如連續油管會自鎖)或作業能力不足,作業成功率低,作業效率差。智能型電纜井下動力作業平臺應運而生。智能型電纜井下動力作業平臺由模塊化的工具組成,提供實時監測、動態控制及動作確認,確保井下作業成功。利用井下傳感器監測工具的活動情況和作業進度,同時控制工具以獲得較好的效果。采用智能型電纜爬行器傳輸,可以到達大位移井和水平井內任何位置,完成一些列復雜作業。
6、新技術縱覽|哈里伯頓推出新型封隔器(2021.4石油與裝備)哈里伯頓近期推出了Ovidius隔離系統,這是一種新型封隔器,當與井下流體發生反應時,可以將一種工程金屬合金轉化為類似巖石的材料,形成持久的密封,提高井的完整性。作業公司可以在井筒隔離應用中使用該系統,它將提供膨脹彈性體的傳統優勢,具有在最具挑戰性的高壓、高溫環境中承受壓差和極端溫度的新能力,同時提供無與倫比的錨固力。
7、新技術縱覽|NOV全球推出離子+PDC切削齒新技術(2021.4石油與裝備)日前,NOV公司的ReedHycalog宣布在全球推出ION+多晶金剛石致密PDC切削齒技術,該技術可以保持更長時間的鋒利,以提高具有挑戰性的地層的機械鉆速。ION+切削齒在成功的ION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包括各種應用專用的切削齒等級,包括精金剛石進給、更高的制造壓力和新的非平面界面。ION+切削齒采用更厚的金剛石切削臺面,增強了熱穩定性,無論面臨何種挑戰,都能提供卓越的鉆井性能。
國內行業科技信息
1、“燒瓶”變“牡丹”,“第四桶油”來了!(2021.5立方石油)中國中化的標識為盛有藍色液體的燒瓶。聯合重組的“新中化”以牡丹為品牌標識。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牡丹被譽為“國花”,暗合了“新中化”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的雄心。簡約抽象幾何圖形勾勒的牡丹隱喻了現代技術和中國文化的有機融合,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展現了“新中化”綠色追求。從“燒瓶”到“牡丹”,“新中化”為自己打上了“低碳”“環保”的烙印,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謀而合,展現了新央企的新形象。
2、我國海上首個二氧化碳封存方案通過審查(2021.5立方石油)5月13日獲悉,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方案通過審查。這是我國海上首個二氧化碳封存方案,高峰日封存氣量達39萬立方米,累計封存氣量超8億立方米。碳捕集及儲存,是一種收集二氧化碳,將它們運輸至儲存地點并長期封存的技術。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一般說來可分為地質封存和礦物封存兩類,其中地質封存一般是將超臨界狀態(氣態液態的混合體)的二氧化碳注入深層地質結構中進行封存。常見的適宜碳封存的地質結構包括油田、氣田、咸水層、不可開采的煤礦等。
3、重大突破!中國又一核心石油裝備打破國外壟斷!(2021.5立方石油)5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歷經近百項嚴苛測試,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在渤海海試成功,全面驗證了該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此舉是我國海洋油氣開發關鍵核心裝備國產化的重要跨越,標志著我國在海洋石油工程裝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4、重磅!中石油各大油田全力推進新能源業務!(2021.5立方石油)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新能源工作推進會在河北任丘召開。會議指出在雙碳目標下要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氫能等新能源業務積極發展CCUS產業合理確定碳達峰時間點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化石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能源生產用能低碳化對外供能清潔化、減碳措施效益化。
5、井壁深穿透電控鉆孔技術研究與現場試驗(2020.5石油鉆探技術)現有水力鉆孔技術雖然彌補了傳統火藥射孔穿透距離短、有壓實效應等不足,但施工時需要油管或連續管配合,作業周期長、成本高,而且僅依靠地面泵壓信號難以直接準確監測施工進程。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井壁深穿透電控鉆孔技術研究。優選直流電機代替高壓水泵作為施工的能量來源;采用電纜懸吊方式代替油管或連續管傳送鉆孔工具,通過電纜傳輸電能和發送控制命令控制鉆孔作業;研制實時監測系統,以及時準確地監測地層鉆進過程,形成了井壁深穿透電控鉆孔系統。地面試驗和現場試驗證明,該技術可鉆入地層2.00 m以上,形成直徑20.0~30.0 mm的孔道,其監測系統通過識別和記錄井下霍爾傳感器在地層鉆進時產生的脈沖電信號,可及時準確地計算出實際鉆孔長度。
6、一種智能壓力控制射孔與橋塞聯作裝置及方法(2021.02.發明專利)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壓力控制射孔與橋塞聯作裝置及方法,其中,一種智能壓力控制射孔與橋塞聯作裝置,包括:橋塞、橋塞坐封工具、一級射孔槍、點火機構、起爆控制器以及加壓機構;所述起爆控制器的一端連接所述一級射孔槍,另一端連接連續油管;所述加壓機構與所述連續油管連接;所述橋塞連接所述橋塞坐封工具,所述橋塞坐封工具連接所述一級射孔槍;所述點火機構分別安裝在所述橋塞坐封工具以及所述一級射孔槍內部;所述起爆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所述點火機構。以解決以往加壓起爆點火時會存在無法使井筒內部建立有效的起爆壓力、井內激動壓力過大,導致橋塞坐封工具內部的點火頭誤起爆、不能將射孔槍上提到指定位置,導致出現誤射孔的問題。
7、國內頁巖氣最深測井紀錄誕生(2021.4油氣技術)4月12日,中油測井西南分公司采用Thrubit測井工藝,僅用34小時優質高效完成重點工程井足203H2-1井的測井任務,刷新國內頁巖氣最深7318米測井新紀錄。本次測井任務的圓滿完成,為陸上頁巖氣勘探開發向縱深挺進打下堅實基礎。